資料來源/17Cross跨境電商生態村
台灣經濟研究院《2019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指出,目前台灣中小企業家數占比高達98%,吸納逾7成就業人口,但創造的銷售額僅占整體企業銷售額3成。伴隨台灣人口、產業轉型,跨境拓展海外市場已是必要策略。 本研究針對台灣8家消費性電子產品經營跨境電商的代表企業,分別為聯齊科技、碩擎科技、圖怡創意、安瀚科技、快樂島、波寶創新、善恩創新及愛拍光電。其中7成5屬於新創業者,另2成5為代工/貿易轉型品牌。 針對8家企業,經由質性訪談跨境經驗,歸納經營電商的共同策略,交叉比對後整理出支撐品牌的「競爭5力」要素。這5項分別為產品力、通路力、行銷力、數據力、客服力。透過爬梳8家企業投注5力中,再整理出12項關鍵心法,期望作為後進消費性電子產品企業跨境海外時,經營Amazon等電商平台之參考策略。
台灣經濟研究院《2019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指出,目前台灣中小企業家數占比高達98%,吸納逾7成就業人口,但創造的銷售額僅占整體企業銷售額3成。伴隨台灣人口、產業轉型,跨境拓展海外市場已是必要策略。
本研究針對台灣8家消費性電子產品經營跨境電商的代表企業,分別為聯齊科技、碩擎科技、圖怡創意、安瀚科技、快樂島、波寶創新、善恩創新及愛拍光電。其中7成5屬於新創業者,另2成5為代工/貿易轉型品牌。
針對8家企業,經由質性訪談跨境經驗,歸納經營電商的共同策略,交叉比對後整理出支撐品牌的「競爭5力」要素。這5項分別為產品力、通路力、行銷力、數據力、客服力。透過爬梳8家企業投注5力中,再整理出12項關鍵心法,期望作為後進消費性電子產品企業跨境海外時,經營Amazon等電商平台之參考策略。
8家受訪企業中,高達7家具備研發技術,顯見台灣產業因應電子、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優勢,具備商品研發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有2家企業,在該領域取得多項研發專利,代表企業在創業過程,投入相對較多時間、資源在技術端,使產品在市場具備獨特化、差異化、創新化。
除研發技術,產品力另一項重點要素為「產品定價」,尤其在電商通路,消費者無法親自試用產品的前提,在網路購物多採取比較C/P值的消費心態。因此,自家產品的價格帶,需考量售後毛利、行銷、物流成本、退換貨運費等項目,才能找到最恰當的「利潤空間」。
產品力另一特點則是與競品比較,定位自家產品SWOT優劣。受訪企業提到,由於Amazon平台提供銷售排名、消費者回饋功能,在開發產品初期,可善用平台的公開資訊,比較競品之間功能、售價、Sales Rank、以及顧客Review內容,找到自家產品的利基點。
市場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價格差異大、品質不一,電子產品的特色為操作複雜、有相容問題等,購買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客人往往會多方研究,避免買到不適合的產品。在亞馬遜市場可看出,即使價格高於競爭者,只要頁面資訊充足、正面的使用經驗多,消費者仍願意選擇價高的產品。
掌握研發技術,讓產品與市場競品產生差異化,並做到精準定價策略。
透過與競品各種指標比較,尤其善 用 Amazon 公開資訊找到自身優勢
在通路經營方面,可觀察出8家受訪企業因產品特性、企業規模、資源團隊的差異而有不同做法。歸納通路布局可區分3種模組,第一類為小型新創,在資源有限前提,電商營運先在台灣作試驗場域,先練兵後累積足夠經驗、資源,甚至營業額足以支撐團隊生存後,下一步再出海跨境。
受訪企業選擇跨境電商平台以Amazon為首選,其次為eBay、Rakuten、淘寶等不同市場走向平台。
受訪者認為Amazon進軍多個消費能力高的國家,尤其B2C產品接觸的消費客群以Amazon最多。同時在Amazon能提升品牌聲量,像是品牌旗艦館,相關功能讓業者更專注在品牌塑造。
第二種通路布局為單點擴散,先鎖定單一市場,專注經營單一區域,團隊累積足夠電商能力,再以此經驗複製到其它市場。第三種模式則屬多邊出擊,本次受訪企業當中,一類屬產品相當創新,許多市場尚未有競爭者,必須快速在陌生市場插旗;另一類是企業已建立代理、實體多個渠道,進行電商跨境可快速善用網絡,一次布局多邊市場。
受訪企業中,快樂島及安瀚科技也提到,因為自己的產品特殊,需要擁有專業知識或經驗才知道如何推廣。消費性電子產品廠商應考量通路性質及其客群是否適合自己的產品。
通路經營在台練兵再進軍Amazon,資源不足可先選擇與代營商合作。
評估企業資源、商品特性,可選擇單點擴散或多邊出擊模式經營跨境
電商購買與否最關鍵環節在「行銷」。跨境電商的行銷策略,從8家企業可歸納出幾項可參考的成功要素:善用群眾募資;電商平台站內關鍵字、影音文案、廣告投放;借力網紅KOL創造流量。對於新創業者,多家受訪企業提到他們初期的行銷曝光,都是透過群眾募資,讓其它媒體、KOL試用後主動曝光、寫心得文,若募資成績能達標,對品牌聲量有相當助益。
其次,則專注電商平台的行銷操作,以Amazon為例,最必要的是耕耘關鍵字,讓產品在頁面排序能盡可能排名向前,如此一來消費者會更容易搜尋到。其次是「手動」、「自動」廣告配置,根據淡旺季即時調整廣告投放比例。接著,當消費者進到產品頁面,要提升轉換率,與產品文案、圖文介紹相當有關,若取得國家商標授權,就能製作圖文版商品頁面(EBC),對文案規格更加分,像是電子產品常用的規格比較表,適合介紹品牌旗下的系列產品,凸顯品項齊全度,產生令人信賴的專業形象。另外在產品分類(Category)設定也相當重要,由於Amazon產品種類多元,就有受訪企業提到,因調整產品類別後,對銷量有明顯增加。
除了在平台優化行銷項目,從外部導流量到平台或官網也相當重要。受訪企業提及借用網紅、KOL、YouTuber人氣,又或透過Facebook、Instagram社群媒體、論壇、串流平台等多方管道進行流量導入到電商平台,是可操作的方法。
新創業者可善用群眾募資方式佈署行銷曝光,對品牌聲量有相當助益。
Amazon 行銷策略一定要關注關鍵字、素材優化、廣告投放比例指標。
除了電商平台內部導流,透過社群平台、KOL 及網紅等創造站外流量。
電商不同其他產業,在數據蒐集、解讀、決策更勝其它傳統業態。本次受訪企業指出,Amazon由於銷售規則、演算權重不斷更新,所以在數據掌握方面,相當看重商品轉換率、流量來源2項指標。目前Amazon後台提供相當多元數據,包含銷售導向的點擊、轉換、頁面停留;行銷導向的關鍵字、廣告成效、ROI;以及物流、存貨、補貨數據等其他項目。
接著,受訪企業也指出,電商數據龐大,經營到一定階段,對數據的拆解、分析、擬定,對營收有顯著影響。尤其在數據的解讀,若組織缺乏足夠資源、人力,找尋代營運公司合作是其中一種方案,尤其有經驗的代營運商,能提供策略優化建議,像是廣告投放比、定義消費輪廓、解構消費習性等。
也有企業指出,透過電商平台的數據洞察,挖掘出「需求高、競爭低、銷售額高」商品,進而開發下一代產品。除了平台數據,也有業者建議,經營電商也要善用官網輔助平台無法提供的數據,例如累積精準客戶名單、購買頻率,達到再行銷效果。當數據愈清晰,與消費者黏著度也愈高。由於亞馬遜不提供消費者個人信箱,客人與店家聯絡都是使用亞馬遜內部訊息系統,且內部訊息系統有許多限制,不可使用外部連結。建議消費性電子產品可利用服務保固卡,請客人到官網上登記資料,藉此收集客戶名單。
善用 Amazon 後台,掌握電商兩大關鍵數據:商品轉換率、流量來源。
蒐集數據後更重要在解讀意義,洞察資訊後持續修正行銷模式及做法。
電商同樣注重客戶黏著度,除電商平台也可透過官網輔。
經營跨境生意,尤其Amazon非常強調消費者為中心。Amazon的Review所累積的星等、評論數內容,不僅影響新客戶對品牌的第一印象,同時對銷售更至關重要。本次受訪企業一致提到「Amazon評價代表一切」,如果客服即時回應消費者訴求,不僅可能避免負面評論,甚至當評論累積愈多,也將帶來更多流量及銷售。
除了業績影響,客服力第二要素為語言文化。「在地化」是多位受訪者提及的關鍵字,尤其經營非英語系市場,面對消費者詢問、文案介紹內容,皆需契合在地文化脈絡。產品介紹、客服訊息,不光是文字的翻譯,更重要是文化理解。這方面若展現在客服優勢,對平台的評價累積、業績轉換有直接影響。
客服並非只是售後服務,有些電子產品的客人在購買前,會寫信給客服詢問規格、請求推薦型號。企業應把客服視為行銷的一部分,引導客人選購產品,將常見問題與建議使用方式,都寫在產品頁面,減少容易造成的誤解、退貨率。
客服力的經營也將影響新一代產品研發、找尋潛在客戶。受訪企業提到透過Amazon的Review內容,挖掘出產品未觸及的客群。也有企業指出,透過消費者的第一手使用心得回饋,對下一代產品開發也相當有幫助。
重視 Amazon 的 Review機制,對品牌印象、下單決策扮演重要角色。
跨境電商須克服語言門檻,洞察消費者回饋對新品開發更有幫助。
上述品牌5力,透過本次8家企業訪談歸納最大共同特質。我們看到各家企業於跨境經驗中分別遭遇了不同挑戰,例如商品特性獨特,代理商無法協助教育市場;沒有規劃年度行銷排程,無法掌握旺季檔期買氣;生產趕不上銷售,斷貨導致排名滑落等。
許多企業看待跨境事業僅抱著試水溫的心態,不願投入太多、不懂得做平台市場研究。我們建議有意願跨境的企業,多利用第三方輔助工具來掌握市場情報。例如Keepa、AMZtracker、JungleScout、Helium10等線上工具,皆可用來評估產品是否適合進入亞馬遜,亦能作為長期觀察競品之用。
許多工具互有重複功能,分析資料的方式也有不同。要注意的是,這些工具都受亞馬遜公開資訊的規則而有所限制,以致資料有時不夠準確,可能的因素包括太多賣家同時銷售、產品斷貨、產品類別更改、原始資料不足等,企業應依平台特性及自身銷售經驗做合理判讀。
最後,8家企業一致認為經營跨境電商,業績爆發需要用時間培養,以投資思維而非短期投機。善恩創新的吳日蘋執行長建議,電子產品在Amazon的站內做關鍵字廣告預算,每天至少投入30至50美元,廣告持續跑半年以上,最少要做到這樣的投入才能看出產品在Amazon有沒有潛力。總括企業跨境Amazon之成功案例,前半年約有96%收入來自於廣告,到年底可能有50%來自廣告、其餘為自然搜尋。勇敢投入資源、強化企業應變能力,將是經營跨境電商不可缺的成功要素。
轉載至 17Cross跨境電商生態村<電商知識庫>-跨境電商競爭 5 力、12 道心法 助你打造品牌、貨賣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