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17Cross跨境電商生態村
跨境電商包含許多專業,例如貿易、零售、廣告、行銷、設計、外語、客服、資訊管理、數據分析等。但企業想要有效的經營跨境電商,必須先找出適合發展的商業模式與經營策略,才能夠有效整合上述的專業運營能力。
跨境電商包含許多專業,例如貿易、零售、廣告、行銷、設計、外語、客服、資訊管理、數據分析等。但企業想要有效的經營跨境電商,必須先找出適合發展的商業模式與經營策略,才能夠有效整合上述的專業運營能力。
台灣有很強的高品質產品與製造能力,但是在行銷能力則長期疲弱。企業要發展跨境電商,數位行銷的能力更是關鍵,企業不但要培養專業行銷技巧,同時要利用跨境電商平台或網站傳播。ANKER案例中,為了讓品牌打進北美市場並跨海服務消費者,公司在亞馬遜(Amazon)賣場與官方網站都有詳細、完整且生動的產品圖片、影片與宣傳素材,更有許多消費者最關心的「網友使用評價」。透過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消費者想要知道的訊息,打動他們的心,成功的行銷及官網營造,讓ANKER在短短的7年內成為國際知名的品牌。ANKER沒有工廠,全憑研發與行銷能力,就能夠打下一片江山。
張岳博指出,無論是哪一個產業,做電子商務行銷都應該注意條件上的差異,例如線上/線下、增量/存量、做品牌/OEM、領先者/追隨者、淡/旺季等,條件不同,行銷策略皆會有所不同。舉例而言,同一件商品,親眼所見與網路照片呈現的效果便有所差異。所謂「眼見為憑」,透過網路買賣商品時,消費者常會懷疑產品的真實性,因此出現3D列印或是360度環繞攝影的技術,就是為了要取得消費者信任。
另外,即使已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品牌仍會透過行銷廣告「提醒」消費者,避免漸漸被遺忘。因此,淡季或旺季都可能需要投放廣告,只是策略不同,企業在旺季時要思考淡季的需求為何,淡季時便要思考旺季有什麼可能性能夠嘗試。張岳博提醒企業:不管線上或線下,消費者已經被大量的資訊淹沒而顯得沒耐心,同樣地也被大量的高端科技訓練出更加多樣化的需求。不再區分線上或線下,在目標客戶常駐足的地區撒下天羅地網,才是應該要有的思維。
吳日蘋則提出4點說明網路行銷和傳統行銷不同之處,並提供具體建議
1. 注重視覺效果與風格:
由於網路為虛擬空間,消費者無法實際觸摸或體驗實品,同時,網路具有無限的空間,不像實體零售通路空間有限,能呈現巨量的資訊。在虛擬與無限空間的前提下,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就是企業得使出看家本領的時候,這也是為何網路行銷從「平面文字」趨向「動態影音」的方式。再者,光是以多元方式創造吸引眼球的效果還不夠,還要透過各種顏色、設計、呈現方式突顯品牌風格,在消費者心裡留下好的品牌印象,這也是品牌建立的第一步。
2. 著重數據分析:
網路行銷最大的好處是能讓行銷的成果數據化,可以具體呈現與評估。以往透過參展、實體刊物甚至是型錄郵寄的方式行銷,難以得知曝光量、造訪量、甚至是最後的轉換量,就像瞎子摸象,不知何種行銷方式最有效果、投資報酬率最高。真想獲取數據,就需要請買家花時間填寫問卷,無論是收集或分析數據都曠日費時,也較難完整地收集資料。因此,傳統行銷公認最好的方式就是盡量廣撒訊息,以鋪天蓋地的方式減少漏洞,行銷費用也因此急遽上升。然而網路行銷可以即時回饋數據,而且收集到的數據多是買家真實的行為結果,對於預算有限的公司而言,更容易透過數據瞭解何種行銷方式最有效、報酬率最高。
3. 強調「精耕」,不重「豪放」:
不管是何種網路行銷方式,都是以內容為底、數據為輔、決策為果。網路所呈現的內容,往往得字字斟酙、處處用心。小細節集結起來都有可能讓整個結果不同,在網路世界中,以往大開大放的行銷方式都得轉成細緻的精耕行銷。
4. 要求資訊透明、傳達快速,需要及時反應速度:
網路無國界,訊息傳遞往往就在一指點擊之間。透過各種網路媒體或社群平台的網絡連結,往往立即廣為人知。好事可發揚,壞事卻也立刻傳千里。即時回應及反應是網路行銷的一大優勢,卻也代表需要更多即時關注,亦形成對人力或系統投入的要求,需要真正做到全天候運轉、訊息不漏接。例如有一年暖冬,原先某網路平台規劃做禦寒用品大促銷,但因天氣變化不若預期,原先的文案得在一、兩小時內撤下,換上涼扇涼被的促銷文案,這對網路活動執行、文案撰寫、後端庫存管理等都是一大挑戰。
Canyon自行車創立時,宣示要透過網路銷售。不少同業認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然而Canyon自行摸索,創立獨特的網路直銷系統,並達到亮麗的銷售數字。同樣地,發展跨境電商時,企業也將面臨數不盡的難題,這些行銷與管理的挑戰中,很多是沒有答案,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遇到問題就停滯,或是奢望從別的公司挖角立刻能解決所有問題的人才,都是不切實際的。電商的網路行銷能力是上至企業負責人、下至公司全體同仁要共同學習的新課題。
網路廣告的費用越來越貴,許多人認為要數位行銷就需要大打廣告,才會有流量,才能銷售。中小企業是否也因此越來越難在跨境電商生存?不少企業抱持這樣的疑慮。案例中的ANKER並不依靠網路廣告,而是以口碑宣傳為主:它藉由亞馬遜上既有的龐大流量,透過產品的差異化、專利與優質服務,取得消費者的信賴。透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瞭解,網路廣告引流並非是成功的唯一路徑。
吳日蘋認為,相對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通路覆蓋率或行銷預算通常較少,因此,中小型企業的行銷更需要把錢花在刀口上,也就是說,企業需要:
1. 精準了解自有產品在市場的定位。
2. 精準了解行銷的目標對象。
3. 尋找適當的行銷工具與管道。
4. 快速回應行銷結果並調整方向。
由於初期資源有限,「精準的」行銷才能為公司省資源並達到成效。例如,若產品十分新穎,是市場上前所未見的應用,初期就不適合把錢投在電商平台的關鍵字搜尋廣告上,因為消費者甚至不知道有這麼創新的產品,更不用說有辦法打出這個新產品的關鍵字。此時就需靠目標對象會聚集的平台或部落客/網紅發布試用文與評價心得,先打開此產品的能見度,廣為目標群眾所知後,再回到平台投放關鍵字廣告增加銷售。
又倘若目標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如果沒有特殊性,在行銷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極易陷入價格競爭,傷害利潤。在產品應用廣泛、產品同質性高的市場,就得靠產品特殊性滿足現有商品無法提供的消費者需求,以此做為賣點,再藉由行銷曝光,就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提高熱銷機會。總而言之,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行銷不在廣,而在精,最重要的是產品是否具備特殊性,才能在利基市場搶下一定的市占,穩固基本盤後再思考向外擴張。
張岳博也認為廣告的精準度很重要,而B2B與B2C市場的狀況不同,行銷方式也會有所差異。B2C的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因為目前市場上C端的表現與回應相當好,所以許多企業都會希望分食這塊大餅。過去電商平台上廠商屈指可數的情況已不復見,現在有越來越多企業持續加入市場,而投放廣告的價格通常是競標得來的,所以成本會持續攀升,也讓許多廠商大喊吃不消。
張岳博提醒企業,唯有引流精準,並投資高成本到B2C廣告上才能獲得良好的效益表現,而在投入廣告預算前,企業必須熟悉自家產品的獲利結構,對於廣告引流預計能吸引多少顧客,或是回收多少利潤也必須審慎評估。一次性購買不算成功,若能創造出長尾效應讓顧客持續回購甚至推薦給其他友人,廣告投入才可以說是達到最佳效果。另一方面,目前B2B廣告帶流量的效益不像B2C廣告來的明顯,許多企業可能認為B2B的引流成長已停滯,但其實不然,目前全球對於B2B的廣告引流都還不夠成熟,因為競爭遠沒有B2C激烈,因此企業也可以考慮開始培養B2B銷售。
綜合專家的觀點,企業的商品必須要有差異化,因為這才是成功的最大關鍵。推廣商品時搭配適度的廣告是必要的,不過,廣告的精準度又比投入大量預算「亂槍打鳥」更為重要。一旦企業的商品具有差異性,就能根據本身商品跟其他競品的不同,定位客群、找到目標市場。若目標市場不明確,或產品本身無突出之處,此時便很容易陷入殺價競爭的漩渦,更糟糕的是,也因為不清楚自己的差異點,打廣告時又更容易盲目投入。也就是說,瞭解並建立本身商品的差異性,跟瞄準目標市場投放廣告,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不少企業糾結在要做B2B還是B2C電商,也對官方網站的角色感到疑惑,認為已經建立了平台網店,是否還需要投入資源經營官方網站?平台網店與官方網站究竟要如何搭配?從案例中可以發現B2B、B2C兩種模式都是邁向成功的可能選項,經營何者端視企業的屬性與目標而定。
ANKER強調創新以及品牌價值,故選擇B2C模式;佳星電器則是先從B2B國際貿易切入,再發展B2C銷售,也就是兩者都做。ANKER、Canyon、紅領的網站都有銷售的功能,但擔任的角色不同。ANKER的官網是用來輔助電商平台銷售,Canyon與紅領的官網則是銷售的主力。
然而,做好一個官網要價數千元到上百萬元新台幣不等,很多企業因此猶豫,初期該投入多少資源建設官網?好的官網具備那些要件?企業應視總體發展策略規劃官方網站的建設,網站是企業開拓客源的工具,若能透過第三方跨境電商平台或官網找到客戶(或讓客戶找到自己)、銷售產品,並維繫長期的客戶關係再好不過。要駕馭這些工具,企業需要先釐清產品定位及行銷策略,並且認識目標市場。
轉載至 17Cross跨境電商生態村<電商知識庫>- 《跨境新思維—電商大解密》引流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