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7

資料來源/17Cross跨境電商生態村

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需求調查
產業對跨境電商的 人才需求樣態與養成機制

  跨境電商發展的歷史誠屬短暫,但演進卻如火如荼的展開,進入的門檻雖然低,但環境變化快速、運營技術層面卻不斷累加,逐漸形成另一種經營門檻,在全球競爭加速,新型態市場紅利逐漸消失之際,企業不但要快速進入,更必須加速學習,形成運營團隊,把握商機。


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

  本報告也針對112家的跨境電商企業進行人才培養的需求調查(期間2021年8月至9月),受訪企業在跨境電商模式的樣態上(複選),有60.7%操作跨境B2B模式、42.8%操作跨境B2C模式、交由專業代運營(B2B2C)的也有14.2%。(如圖4-1)

圖4-1在跨境電商的經營模式(複選)


  操作跨境電商的人數規模上,1~2人占比達57.1%,為最多;3~5人也有29.5%;6~10人則有9.8%,算是電商運營規模較大的企業。(如圖4-2)

圖4-2投入跨境電商的員工數(不含外包人員)

  另外,在操作平台、介面的分布上,以B2B模式的Alibaba.com占比最高達40.1%;B2C模式的網購平台Amazon也占35.1%;其他B2B模式的TaiwanTrade占34.2%、自建官網模式的也有27.9%的水平。(如圖4-3)

圖4-3目前已經使用的平台介面


企業獲取操作技巧的管道

  企業獲取操作技巧的管道現行的跨境電商企業運營知識主要從何獲得呢?根據調查,85.7%的企業表示「電商平台商或服務商的研討會或課程」;「從網路上的文章或影音自學」居次,占比也高達58.9%;從台北市進出口公會(IEAT)育成中心占48.2%、自己摸索的也有47.3%。(如圖4-4)

  由此觀察不難發現,引導企業操作方法的,仍以市場的服務商為主,在實務運用變化恐怕會有其侷限性。再加上市場手法百家爭鳴,營利或非營利個人傳授、說法紛紜,市場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訓課件與機制。

圖4-4在運營上,目前獲取跨境電商資訊或技巧的管道(複選)


企業對人才技能的需求

  跨境電商是門新領域,對傳統企業或新創公司來說都是新學門,即便比較具有商業條件與經驗的前者,也不見得能在跨境電商上順利布局,甚至可能成為轉型上的限制,這也顯示在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的差異性。

  在人才技能需求的面向上,受訪企業56.7%需求「B2B業務開發」、53.1%對「B2B市場行銷」有需求,這兩點確實與傳統參展、線下業務開發及行銷技巧有所不同,通常現有員工並不見得能直接轉用。

   另外,基本的「B2B平台上架及優化」是人才技能的基本需求,因應B2C跨境模式的興起,「社群媒體操作」、「B2C平台上架及優化」也受到重視,而「行銷素材或影音製作」、「數據分析」等,也都有5成左右企業提出需求。(如圖4-5)

圖4-5經營跨境電商的人才領域需求(複選)


企業人才獲取的管道

  至於企業人才獲取的管道,也是目前台灣產業發展初期的一個痛點,根據調查顯示有56.2%的企業會直接由「原有的員工中派訓」;而在轉型過程中,另一項更重要的成功關鍵是企業主對跨境電商的認識與重視,在受訪企業中也有41.9%的負責人或高階主管親自參與受訓;「對外公開招募」則占33.9%,「參加產學合作計畫」則僅占25.8%。顯示在外部人才供應不足下,企業內部求人才轉型為主要的策略作法。(如圖4-6)

圖4-6跨境電商人才主要獲取管道(複選)


建立台灣跨境電商人才供應的合作機制

  面對一個初步發展、成長中的跨境電商產業,台灣在人才面的稀缺、求才管道的不足,將影響產業後續的發展及速度,以及憾動台灣未來在外貿領域的競爭力與市場占比。


從企業端看人才供應模式

  如何建立產業人才,受訪的企業怎麼看呢?其中「辦理專業人才培訓班或主題課程」為首要,占比65.1%;「建立學校與企業間的常態合作關係」占60.7%;「鼓勵校園學生赴企業實習」、「提供專業人才認證模式」、「協助人才與職缺媒合」也都獲得4成以上企業的認同。(如圖4-7)

圖4-7建立產業人才,受訪企業怎麼看?(複選)


從校園端看人才供應機制

  類似的產業人才支持制度,我們也同樣詢問了本報告前述實作學生及126位系所主任。在學生對學校的建議方面,「提供短期產學實作機會」占比最高(53.6%)、「提供長期產學實作機會」占比居次(48.4%)、「專門的模擬場域或系統平台」、「專門的學程」、「與企業或公協會建立建教合作機制」也都有4成5的學生支持。(如圖4-8)

圖4-8學生建議學校可以提供的資源(複選)


  從系主任的角度,與學生的看法也不謀而合,相關選項占比及排序差異不大,各種「實作機會」的爭取仍最受到重視,也顯示跨境電商的「作中學,學中作」的特性。(如圖4-9)

圖4-9系主任期待系所可以建立的資源(複選)


  學生對於校外提供資源的建議,也呼應前述對校內的建議,「提供校外實習機會」居首(74.3%);另外,「協助人才與職缺媒合」、「提供能力認證及證書」、「與學校建立建教合作機會」也都有5成的認同度。至於系所主任在這方面的看法,各項選擇占比人氣都超過5成,只是較為重視實作機會的提供及專題業師面向,人才媒合及認證需求排序較為後段。(如圖4-10)

圖4-10


3個期待,台灣走向產學合作、專業認證與人才媒合

  在台灣,目前已經特徵化的跨境電商培訓模組或教育單位仍然稀缺,但我們至少從本報告發現,在大學院校裡已有相應課程的出現,甚至搭配實作機會,將可逐步提高校園學生對跨境電商的掌握。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關於跨境電商營運技能的發展,往往來自廠商在市場實證結果所得,有部分來自平台商與服務商所揭示,更深切的則來自成功網商轉任業師的教授、分享,皆亟需專業的教學平台搭接,甚至導入校園內部,才能全面啟動對台灣企業的跨境電商教育,以及校園人才的供應。

  在本報告中,我們已看到來自企業及校園教師與學生對跨境電商人才生成機制的期待,包括下述3大項。


期待1》跨境電商人才需求全域覆蓋

  我們看到在企業人才技能需求中,各面向的需求程度相當平均,不論在B2B或B2C的營銷、平台操作,甚至是社群行銷、多媒體製作、數據分析等,都有5成左右或以上的企業提出需求,也顯示跨境電商的運營競爭是全域性展開,技巧展現缺一不可。


期待2》建立產學機制創造雙贏

  不管是企業角度,或是校園教師與學生的觀點,建立學生赴跨境電商企業實作的機會,獲多數人的期待,直接呼應跨境電商高度「做中學,學中做」的特徵。


期待3》建立專業人才認證及供需媒合

  當跨境電商產業漸趨擴大,除人才的生成外,進一步鑑別與媒合也是企業的重要期待。因此,如何讓人才快速生成、上路,將攸關產業的發展速度。然而,台灣目前尚欠缺一套可投入人才市場的技能學習模式,或進一步給予鑑測、認證,甚至再與企業需求媒合,將大幅減少企業人才搜尋與內部訓練成本,解決人才欠缺的燃眉之急。


轉載至 17Cross跨境電商生態村<電商知識庫> -《台灣跨境電商產學調查報告》企業調查|產業對跨境電商的 人才需求樣態與養成機制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需求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