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台北市跨境電商產學實作計畫的成功,替產學培育帶來高價值、高效益的收穫!
迎向全球線上貿易新時代,以跨境電商賦能企業營運,成為台灣產業持續贏得全球市場商機的關鍵,而充沛的跨境電商人才,無疑是建立跨境電商營運力最重要的元素。對此,由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執行的「2023年跨境電商產學專題實作計畫」,區分成企業對企業(Business to Business,B2B)與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 to Consumer,B2C)兩個面向,以專題實作的競賽模式,持續為台灣培育更多的跨境電商人才。
台北市進出口公會指出,今年計畫共有11所學校、38家廠商、182位學生參與,總共41組隊伍將先從跨境電商基礎職能學習,再到專題實作輔導訓練的模式,讓學生深入學習電商之際,也把自己的創意融入企業營運之中。為創造此一多贏格局,IEAT建議產業參與計畫時,應從「短期補充人力」、「中長期建立人才庫」兩個面向,以及「選育用留」4個階段,創造產學合作的最大效益。
選》釐清企業電商人才標準
「企業參與產學合作的首要之務,得先訂下明確的目標、釐清自身的人才需求,建立一套符合自己的產學合作計畫藍圖。」多次參與台北市產學合作的星毅設計創辦人林曉吟強調,很多企業因為沒弄清楚為什麼參與產學合作,在執行過程中也不知道該怎麼與學生互動,可能會導致混亂的狀況發生。
星毅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林曉吟主理人宣導企業有效運用產學資源
林曉吟建議,企業應該依照產學合作執行當時,公司營運及電商運作現況來做規劃,例如是處在初期產品上架、廣宣設計階段?還是已經進入提升平台操作、建立數據分析與優化廣告能力的進程?在確立方向之後,釐清現階段要找的電商人才領域,才能規劃出一個符合公司現階段營運需求的人才選用計畫。例如,幾年前當星毅設計想要發展日本市場時,就透過台北商業大學一批懂日文及社群行銷的學生,短期內就建立關鍵字、文案、粉絲專頁等,也成為目前打開日本市場的重要基礎。
育》建立系統性的職能教育
有了明確的目的、動機與電商人才標準,接著可以明確掌握公司應該投入多少資源、由誰來帶領學生、是否要給予廣告預算等。「廠商一定要把學生視為『實習生』而非『工讀生』,提供學生完整的培訓,」林曉吟舉例,在一次產學合作上,星毅設計也剛好準備發展歐洲的社群平台,因此也比照本次計劃培訓模式,特別找來瞭解社群平台的老師為學生上課,快速提升上線操作能力。
意碩整合行銷創辦人蔡建郎以鼓勵學生角度,讓企業了解如何有效完成產學實作
意碩整合行銷創辦人蔡建郎也說,很多廠商誤以為產學合作是把學生送到公司來當工讀生,假設廠商是這樣的想法,很難激起學生的熱情,當然也不會做出太多貢獻;反之,廠商給予協助學生成長的培育,學生才會投入、進而創造效益。因此強烈建議廠商,一定要對產學合作建立正確的認知,甚至於可以在人才培育上,建立一套系統性的教材。
善用產學合作、尋找與培育人才的智匯家創辦人賴順賢建議,跨境電商營運流程涵蓋層面廣,光是數位行銷環節,就得掌握不斷變化的多元行銷模式,再加上多數學生過去並沒有接觸過跨境電商及公司商品,企業可以提供系統性培訓,像是智匯家在每一次的產學合作計劃中,會將學生視為即將聘請的新人,先為他們進行教育訓練,引領學生進入跨境電商的大殿堂,再放手讓學生發揮實作創意。
用》創意不設限的專題實作
不管是在台北市實作計畫本身提供,或由企業自己加碼的職能訓練之後,企業就進入運用人才的階段,以下綜合賴順賢與林曉吟的用人建議,企業應該掌握3大重點,極大化產學合作效益。
第一、幫助學生清楚公司經營方向與既有產品的競爭力,讓學生進入產業領域。
第二、採取專題實作方式,讓孩子聚焦企業需求發揮所長。謹記實作過程中,企業要不斷的讓學生透過討論進行腦力激盪,然後從中給予意見,讓學生調整方向。
第三、在整個實作過程中,最好讓學生在不設限的狀況下發揮創意,創造電商營運的更多可能性,尤其是需要發揮創意的數位行銷環節。
留》觀察與對談找千里馬
智匯家有限公司賴順賢總經理認為「產學合作只有短短3個月,把產學合作著眼於創造業績絕對不可行,除了完成短期任務,更重的是提早找到『千里馬』之上。」
「產學合作只有短短3個月,把產學合作著眼於創造業績絕對不可行,除了完成短期任務,更重的是提早找到『千里馬』之上。」賴順賢認為,產學合作結束之後,企業可以從學生工作態度、創意發揮能力等各種面向,評估哪些學生適合留用,然後在站在年輕人的角度與其深談,透過工讀、兼職或正式留用等方式,為企業留住千里馬。
林曉吟則說,星毅設計會在產學合作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態度是否懷抱熱情、學生是否具備思考邏輯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從中找到可用的人才。另外,在產學合作結束之後,星毅設計會透過問卷獲得學生意見,了解學生對於公司的看法與繼續留任的意願。
綜觀來看,產學合作短期或可補足人力、創造公司業務成長,但中長期而言,是要找到可用人才,讓這些人才為品牌加分,創造學生、學校與企業的三贏格局。